女性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4-12-31 16:40) 点击:162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的重要岗位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相应的,女性职务犯罪也呈上升趋势。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总结女性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职务犯罪中女性犯罪嫌疑人的特点 (一)学历越来越高。 据统计,我院反贪局2006年至2008年立案侦查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达95%,而2003年至2005年只有68%,同期增长了27个百分点。 (二)工作较为稳定,多数担任一定职务。 由于职务犯罪特殊主体身份的限制,大部分女性长期从事一至两种行业的工作,且在财务部门工作的居多,2006年至2008年我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在案发时担任财务部门经理、会计、出纳的约占58%;少数人还在领导岗位身居要职,处级以上干部约占26%。 (三)犯罪年龄中老年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等机制的影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20-30岁的青年女性利用职务犯罪的现象已鲜有所见,一般以中年妇女居多,2006年至2008年我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年龄35岁至55岁的女性约占95%,此类女性犯罪嫌疑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反侦查能力较强,常常给案件的顺利侦破造成一定阻力。 (四)犯罪行为以贪污公款居多,均为初犯。 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我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女性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案件约占74%,远远高于其他职务犯罪案件。职务犯罪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初次犯罪,以前未有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 二、女性职务犯罪的成因 (一)环境因素 1、市场经济的副作用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贫富差距日渐悬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金钱至上”、“有钱好办事”等腐朽观念代替了“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整体道德滑坡已经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公务人员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很容易私欲膨胀,贪恋金钱,最终滑落到犯罪的深渊。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