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女性犯罪故意杀人的特点 |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4-12-31 16:41) 点击:598 |
女性犯故意杀人罪呈现的特点: (一)从年龄层次来看,中青年占绝大多数比例。犯罪人平均年龄为37.45岁,其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48岁。未婚的占9.09%,90.91%为已婚女性。 (二)从社会阶层来看,高学历高层次比例高。11名女性犯罪人中,1名小学文化,8名初中文化,2名大学文化。其中,大学在校学生1人,教师1人。 (三)从杀人对象来看,选择熟人作案比例高。11例女性故意杀人案件共致死12人,其中7名男性被害人(一名误杀),从两者之间的关系看,均为熟人,其中5例指向丈夫,1例指向是情人的儿子,1例是误伤情人的儿子;5例女性被害人,从关系看,分别是1例是丈夫的情人、1例是同性恋伴侣、1例是情人的妻子、2例是因为琐事而记恨的同性。 (四)从犯罪起因来看,婚外情引发杀人比例高。11件女性故意杀人案中,因婚外情引发的凶杀案件有6件,占54.5%。其中有婚外情被公公发现,而将公公杀死的;有因情人的冷落而迁怒于他人,分别选择情人的妻子、儿子泄愤;有因婚外情而将丈夫杀死的;有因丈夫有外遇,而杀害第三者的;还有因同性恋对象提出分手,而将同性恋对象杀死的。 (五)从杀人手段来看,残忍程度不亚于男性。持刀杀人2例,1例戳了三十几刀,1例戳了十余刀;汽油烧伤致死一人;硫酸致毁容重伤1例、打斗中随意持钝器致死一人1例;乘被害人熟睡用绳子、钝器致死被害人3例;毒杀的2例。残忍程度不亚于男性故意杀人案件。 (六)从杀人状态来看,激情杀人的比例较高。与其他蓄谋的杀人犯罪相比,激情杀人的情况比较多,其中8例是因为矛盾在短时间内激化,犯罪嫌疑人控制不住情绪而案发,案发后均后悔莫及。其余3例为有预谋的杀人。
该文章已同步到:
|